2007年12月23日

" 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 ? "

1984年,樂隊 The Boomtown Rtas 的主音 Bob Geldof ,

找來 Ultravox 主將 Midge Ure 作曲, BOb 他自己填詞,
率領當年的流行樂隊和音樂人組成 Supergroup - Band Aid ,
灌錄大合唱慈善歌曲 " 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 ? "
為非洲埃塞俄比亞饑民籌款。

歌曲在1984年11月25日用了不多於24小時的時間灌錄制作,
細碟於1984年12月3日推出便立即登上當時的英國細碟榜,
成為 No.1 軍冠細碟歌曲,並停留長達5星期冠軍,銷量高達300多萬張。

歌曲不單在英國成功,在世界多地亦取得很好成績,
更影響大西洋對岸美國的樂隊和音樂人,組成 USA for Africa ,
灌錄另一首慈善歌曲 " We are the World " ,
及後又引發起1985年7月13日在大西洋兩岸舉行,
24小時馬拉松慈善演出盛事Live Aid,成為一時佳話。

今年聖誕,讓我們一起重溫這首慈善金曲,然後多行一點善心。
(尤其那個中了六合彩一票獨得六千幾萬那位 ! )

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 ? - Band Aid (1984)


P.S :
廿年人事幾番新,Band Aid 當年由那時的當紅歌手 Paul Young 帶頭領唱,
今天 Paul Young 你去邊?
當年型仔的 Duran Duran ,今日變為 Uncle ,
George Michael 由萬人迷變為 .......,
Bananarama ? Spandau Ballet ? Frankie Goes to Hollwooyd ?
Big Country ? Ultravox ? Heaven 17 ? 你還記得嗎 ?
Boy George ...... 唉!

2007年12月7日

什麼是青春 ? What is a youth ?























什麼是青春 ? What is a youth ?
把 CD 放進唱機,揚聲器傳來開場曲 Toy & 61 Festival 的前奏,
清新爽朗輕快的吉他,悅耳跳動的節奏,充滿活力,
聽著這「青春」之音,令我不其然的跟著節拍搖擺,舞動起來。

聽的是北京樂隊刺 ( Hedgehog ) 的最新專集《噪音襲擊世界》,
兩男一女的三人組,子健(結他/主唱)、博宣(低音結他)、阿童木(鼓/唱),
三個廿來歲的年輕人,帶來他們自稱的 Noise Pop Boys & Girl式音樂。

悅耳動聽的旋律,簡單獨特的歌詞,音樂帶點Post-Punk,
爽爽的結他,New Order 式的低音彈奏,有力的鼓擊,
青春害羞的歌聲,雙聲部的男女主唱,就是刺的音樂特色。

什麼是青春 ? What is a youth ?

“ 青春看起來如此完美,沒有空閑去浪費時間!
我們在舞台上瘋狂地搖滾!我們制造噪音襲擊世界!”
這是他們印在 CD 內頁的 statement 。

刺絕對是我在 2007 年裡的驚喜發現,
聽著他們的「青春」之音,我926也不其然的變成青春小鳥舞動起來!

刺 - Toys & 61 Festival (玩具和 61 兒童節 ) Live

刺 - Noise Hit World (噪音襲擊世界 ) Live

2007年12月5日

迷魂曲 - I Love You, You Imbecile

在冬日清涼的早晨,
IPod 傳來瑞典清新派的 Indie-Pop 歌曲 ,
清爽的結他聲,動聽且甜的唱詠,
前 Edson主音 Pelle Carlberg 加上挪威女歌手 Ida Maria 的合唱,
就如冬天裡的陽光,好溫暖、好甜、好爽!

I Love you, You Imbecile - Pelle Carlberg + Ida Maria

P.S : Pelle Carlberg 跟 Club 8 在 2008舉行亞洲巡迴,
香港站演出日期 1月19日 HITEC ,
喜歡Pelle Carlberg,Club 8或瑞典Indie-Pop的要留意。

2007年11月30日

《時裝時刻 My Fashion Moments 87-07》

Winifred Lai = Winnie Lai = 黎堅惠 = Wini Lai = W


Winifred Lai 黎堅惠 ,被稱為文化人、時裝人、潮人,
曾任雜誌《號外》的時裝編輯,《Amoeba》、Izzue.com總編輯,
專欄散落各報刊如《Jet》、《明周》、《東Touch》等。

已不記得何時開始睇 Winifred Lai 黎堅惠的專欄,
喜歡她文字簡潔、有個性、有品味,
喜歡她有態度和有角度的觀點,
加上講時裝、講時尚、講生活品味,
這都是我喜歡的,我又怎會錯過,

從從前她在報章雜誌的專欄如《個人裝備》、《Channel W》、
《時裝友料》起,
或是在新城 997的電台節目 Hello Wini (和 Kary 一起主持 ),
到現在散落於各雜誌報章的專欄,
知道的,我都會找來睇,絕對不錯過。






















2000年她出了她的第一本書《個人裝備—少年口味》,

看罷,我知道她最初的英文名不是 Winifred 而是 Eve,
知道黎堅惠不是她的真名,也不是筆名,是她工作時用的名,
知道她跟我一樣都是《音樂一週》、《搖擺雙週》、《年青人週報》
和《Monitor》的讀者,
但她不只是讀者,還是投稿到那些雜誌的樂評人,厲害!























今年Winifred出了她的第二本書
《時裝時刻 My Fashion Moments 87-07》,

記錄她近20年的生活、成長、、工作、時裝人和時裝事的故事,
生活相、工作相、私房相、每天自拍的 Wardrobe Dairy相等、份量十足。
有興趣到各大書店找找。

P.S : 今個星期六 12月1日 3:00-5:00 PM ,灣仔莊士敦道的三聯書店,
有黎堅惠跟讀者見面的分享會,有興趣的自己準時到灣仔三聯。

2007年11月4日

DM 日子

曾幾何時,我亦有過一段 DM 的日子,

聽著 DM ( Depeche Mode ) 的歌,
穿著 DM ( Dr.Martin),走上那長長的斜坡趕上學,
Walkman headphone 傳來一首又一首 DM 的歌,
New Life、See You、Meaning of Love、
Get the Balance Right、People are People、
Master and Servant、Blasphemous Rumours、
Everything Counts .....,
我一面聽一面跟著唱,一面走上斜坡趕返學,
Blasphemous Rumours - Depeche Mode  

我雖然喜歡以真實樂器演奏的搖滾歌曲/樂隊,
但 Depeche Mode 卻是我少數喜愛的電子、Synthpop 樂隊,
1994年3月16日 Depeche Mode 在香港的演唱會,
我當然不會錯過他們在香港大球場的現場演出,


演唱會場刊、演唱會門票





 
 
 
 
 
 
 
 
 


 
 
 
 
 
 
 
 
 
 
 
 










































今天,Walkman 變成 iPod ,
Dr. Martin 變為 Converse,
當在隨機播放下,iPod headphone 傳來 DM 的歌時,
腳踏一雙 Converse 在灣仔、尖沙咀疾走的我,
依然會一面聽一面跟著唱
:

" The grabbing hands,Grab all they can,
All for themselves,After all,
It's a competitive world,
Everything counts in large amounts... " - Everything Counts

Everything Counts - Depeche Mode

2007年10月28日

「漫畫工地」計劃閉幕展覽




















 

喜歡另類漫畫或對另類漫畫有興趣的朋友,

香港藝術中心包氏畫廊現正舉行「漫畫工地」計劃閉幕展覽,
《FantastiC - 日本另類漫畫展》/《New Rising Star - 韓國另類漫畫展》

展覽包括日本漫畫出版史簡介,
多位日本及韓國另類漫畫家的原稿展出,
參與的日本漫畫家有花くまゆうさく,逆柱(SAKABASHIRA Imiri),
本秀康、西岡兄妹等,
韓國方面有漫畫家白鐘敏、崔鏡珍、朴建熊、高寧逸、李敬錫、
鄭松熹、金銀星,

不單有原稿展覽、作品閱讀、漫畫接龍,
還有與日本漫畫家的交流 Crossover 計劃《漫畫家的慾望》
(本地漫畫家 x 日本漫畫家作品交流計劃),

想多了解漫畫王國日本的另類漫畫作品,
和新近冒起的韓國另類漫畫家和漫畫,
就不要錯過今次的展覽。

本秀康的原稿和作品




逆柱(SAKABASHIRA Imiri)的原稿






















 
 
 
 
 
 
 
 
 
 
 
 
 
 
 
 
FantastiC/New Rising Star

日本另類漫畫展/韓國另類漫畫展
27 OCT - 25 NOV , 2007
10am - 8pm
香港藝術中心包氏畫廊
免費入場

2007年10月21日

漫畫《東大特訓班》


正在追看的漫畫《東大特訓班》,

是一部稱為「東大合格保證漫畫」,
「東大」就是日本的東京大學。

故事講龍山高校因債務問題,面臨破產危機,
律師櫻木,為了自己的事業有突破,
決定重組這所「雜牌軍」學校,
以一年之內要有學生考入東大為目標,
令龍山高校晉身為超級升學名校。

個性獨特的教師,
為水野和矢島這兩名特訓班的學生,
進行特別教學特訓,
以一系列特別而有效率的學習法教學,

如重複基本數學題練習,為答題打好基礎,
每天反覆練習,計算答題時間,
每天學10個新的英文生字,
晚上以當日學過的10個英文新生字,寫一篇日記,
以扣分作為評分的英文作文,
要以簡單的句子和熟悉的生字作題,
用最安全的方法,避免犯錯被扣分,
學習閱讀樂趣,時常思考,
以容易激發具體印象圖畫來研讀物理,
利用記憶樹做筆記,幫助大腦動得更快更靈活,
考試前應注意事項的和減壓方法.....等等,
漫畫內都有詳細的分析和解說。

漫畫裡那些學習法,詳細分析和解說,
全都是現實生活中實際可行和有用的方法,
絕對不是天馬行空的漫畫對白和內容那麼簡單,
因此《東大特訓班》在日本成為話題作,
而且亦被拍成日劇。

我邊看漫畫邊想,如果在我讀書的時候,
老師以這樣的學習方法教學,
我相信我的成績一定不只是現在那樣,
應該會是比現在更有學問更有成就。

有興趣的朋友,快找來看看,
無論你是學生或是教師,
看看那些有效的學習方法,
相信會對你在學習或教學方面都有一定的幫助。

《東大特訓班》絕對不是一般漫畫那麼簡單的!

2007年10月14日

手信禮物

托朋友在日本幫我買的東西,

玩具 Air Guitar 和曾我部惠一的新碟 Blue,終於到手了。































Air Guitar到手,我的下一首睡房音樂習作,

應該會加多 D guitar聲 。















好喜歡曾我部惠一的 CD 封套設計,

和上一張大碟 Love City 一樣,
封套設計都是仿照黑膠碟的雙封套設計,
CD 碟套在一個透明的膠套裡,
像從前黑膠碟套在透明的保護套裡,
聽的時候,將CD從透明保護套取出,
聽完後,將CD放回透明的保護套內,然後再放進封套裡,
加上歌詞紙,感覺就如聽黑膠碟般,好正!





 
 
 
 
 
 
 
 
 
 
 
 


 
 
 
 
 
 
 
 
 
 
 
 
 
 



 
 
 
 
 
 
 
 
 
 
 
 
最後,朋友還不收我買東西的錢,

於是Air Guitar 和曾我部惠一的CD便變成了手信禮物。


 
 
 

2007年9月23日

《Tribute to David Sylvian》展覽























講開 David Sylvian 來港演唱 ,
香港一些音樂人亦作了些搞作,

由黃志淙負責策劃,在9月15日至10月31日期間,
在 POP BITES 舉行一個名為『Tribute to David Sylvian』展覽,

不單有《音樂一週》的 Sam Jor、志淙和陳錫海拿出珍藏及相片作展覽,
9月22日及29日還有陳錫海和Sam Jor在場作 Guest DJ 打碟。

不單止咁,由10月開始,一連3個星期六,
會舉行3場 Tribute 現場演出音樂會,
10月6日打頭陣有民藝復興(黃志淙的樂隊) + 劉以達,
10月13日有黃家強 + Seasons Lee ,
10月20日有梁趐柏 + Punch Lin。

有興趣的朋友不要錯過,到時 POP BITES 見,
在 Sylvian 演出前,大家一同分享一番。

POP BITES
中環奧卑利街3-5號
Tel : 2525 4141

2007年9月17日

我愛「日本」I love Japan!!

讀書時,同學B錄了一盒TDK 90分鐘的錄音帶,

向我推介他喜歡的音樂。這盒錄音帶其中一面,
收錄了樂隊Japan的最後一張錄音室大碟《Tin Drum》。
我第一次聽Japan的歌就是在聽這盒錄音帶的時候。









 
 
 
 
初聽Japan的歌,覺得主音David Sylvian的歌聲好特別,
甚至有點怪。但再聽,就被吸引著,愛上了。
沉鬱感性的歌聲,自成一格的獨特唱腔,
就是Japan/David Sylvian 的獨特魅力。
(Sylvian的唱腔據說是受Roxy Music的Bryan Ferry影響)

加上David Sylvian俊俏的外型,歌好聽,又有型,
很快我便成為了陳被譽為是英國頭號美男子David Sylvian的其中一個fans。

還記得當年一面聽著他們的歌,一面拿著歌詞,

以仿David Sylvian式的唱腔一面跟著唱。
喜歡《Sons of Pioneers》前奏Steven Jansen的鼓和Mick Karn的Bass,
喜歡《Canton》Mick Karn 彈奏的bass和吹奏的Di Da,
喜歡《The Art of Parties》,《Still Life in Mobile Homes》的輕快節奏,
喜歡《Ghosts》的編曲氣氛和Sylvian深情的演譯,
喜歡《Nightporter》的鋼琴和Sylvian優傷的歌聲,
喜歡《I Second that Emotion》Japan的翻唱版,比原曲好聽,
喜歡..............................

Sons of Pioneers
 
Nightporter



Japan被稱為Art Rock/New Romantics的樂隊,在香港亦有不少fans,

好像樂評人/音樂人黃志淙,Beyond的家強,
達明一派的達與明(他們的《禁色》就是以Japan的《Nightporter》為藍本),
浮世繪的梁翹柏,和一些喜歡新英倫音樂的樂迷,如同學B和我等。

25年前(1982年),Japan曾經來香港舉行演唱會,可惜那時自己還未認識他們,
無緣欣賞,錯過了他們在AC Hall舉行的演唱會。
今年,David Sylvian以個人身份舉行巡迴演唱會,香港是東南亞的其中一站,
10月27日,David Sylvian會在九龍灣展貿中心舉行他的演唱會。
同行還有他的胞弟兼Japan 成員和Nine Horses成員的Steve Jansen為他擔任鼓手。

聽到David Sylvian來港演唱真的有點興奮,我想今次我一定不會錯過,
不知到時會否遇到多年無見無聯絡的同學B呢?
他在中五畢業後到了加拿大升學就無見,不知他移民了在加拿大,
還是回流返來了香港呢?有緣的話,到時見!

2007年9月11日

迷魂曲 - Ghosts

樂隊Japan,不知是否因為名字的關係,
他們在日本都幾紅,還推出過寫真集。
(其實好多歐美樂隊在日本都好紅)

寫真集名為《JAPAN - Sons of Pioneers》,
寫真集記錄他們拆伙前最後的世界巡迴演唱會,
由1982年9月開始,到不同地方演出所映的照片,
包括1982年12月3-4日到香港演出所拍的昭片。
 














雖然認識Japan時,他們經已拆伙,
但之後他們的solo作品,或與別人合作的project,
我都有留意,有去聽。

如Mick Karn + Peter Murphy 組成Dali's Car 的《The Waking Hour》,
( Peter Murphy 是樂隊Bauhaus的主音歌手 )

David Sylvian 的個人大碟《Brilliant Trees》,
《Secrets of the Beehive》,《Dead Bess on a Cake》

他們在1990傳奇性重組,但以Rain Tree Crow名義發表的同名大碟,

和現在David Sylvian + Steve Jansen + Burnt Friedman
組成樂隊Nine Horse發表的《Snow Brone Sorrow》和《Money For All》等,
我都沒有錯過,有些亦非常喜歡。

不過要講最喜歡的Japan大碟 (不計各人的solo和side project作品),
一定是《Tin Drum》。
《Tin Drum》是我第一張聽的Japan 大碟,亦是最喜歡的Japan大碟,
碟內每首歌我都好喜歡,特別是Sons of Pioneers和Ghosts。

我在YouTube 找到3個不同版本的Ghosts和大家分享,一個是Japan 的原版,
一個是David Sylvian 的Acoustic version ,
另一個是Blackbox recorder的女歌手Sarah Nixey翻唱的版本,
三個版本我都喜歡,有興趣聽聽,
看看你喜歡那個版本?

David Sylvian - Ghosts(live acoustic)

Sarah Nixey - Ghosts

Japan - Ghosts

2007年8月13日

漫談 --- 漫畫《風流》

漫畫《風雲》,為作者馬榮成繼續賺大錢,

據報道說,短短幾日的動漫節,
那些限量的首辦公仔和精品,就帶來了五百多萬的營業額。

漫畫《中華英雄》,為馬榮成帶來名成利就,
《中華英雄》在1983年躍為全港銷量最高的香港漫畫書,
馬榮成成為最高銷量的漫畫家,畫出彩虹。

漫畫《風流》,是馬榮成鋒芒初露的早期漫畫作品,
《風流》令馬榮成開始被讀者注意,
從而得到黃玉郎的賞識,加入當時的玉郎集團,
編繪代表作《中華英雄》。

今年動漫節,鄺氏漫畫有限公司(上官小寶),
推出《風流》漫畫數碼修復珍藏本,
這部當年自己追看的經典漫畫,推出珍藏本,
漫畫迷的我,當然不會錯過這部經典漫畫。


記得小時候的我(真的非常小的時候),

常跟哥哥一起看漫畫,
那時哥哥愛看黃玉郎的《小流氓》/《龍虎門》、《醉拳》,
上官小寶的《李小龍》,上官小強的《壽星仔》等,而我就跟著看。

記得第一次看到馬榮成的作品,
是在金漫畫裡連載的《五兄弟》。
那時的我,已經開始看一些日本的翻版漫畫,
如永安巧的《愛與誠》,かぎま銳二的《海商王》,
池上遼一的《男組》,和松森正的漫畫作品等,
那些真實形畫法的日本漫畫,跟當時看的港式漫畫,很不同,
真實形畫法的日本漫畫,畫功非常精細,造型真實吸引,
看多了,便漸漸愛上了日本那些真實形畫法的日本漫畫。

當我在金漫畫裡看到馬榮成的《五兄弟》時,
被他那有別於一般港式漫畫的畫法,
以真實形畫風作畫的《五兄弟》吸引著,
想不到香港竟然有漫畫家,以日本的真實形畫法作畫,
而且還畫得不錯,於是便開始留意馬榮成的作品。
(同期的馮志明老馮,亦在那時開始以真實形畫風作畫)

《五兄弟》後,馬榮成開始在當時的漫畫報紙--青報,
連載新作品《風流》,一個關於殺手的故事。






馬榮成繼續以真實形畫風作畫,

而且畫功越畫越靚,越精細,
那些人物造型,陰影構圖,打網的畫法,
絕對是深受日本真實形漫畫,
如松森正、永安巧、池上遼一等人的作品影嚮。

《風流》以短篇獨立故事連載,(共五輯)
描述主角---美國第二號殺手任生在香港執行任務的故事,
主角任生,靚仔有型。

他討厭黑色,不吸煙的他咀裡卻擔著一根未燃的煙,
但在執行任務,殺人的時候,
他換上他討厭的黑衣,將口裡的煙燃點,
這代表他要去做他不喜歡,但必須要做的事---殺人。

好型啊!













《風流》不單以真實形畫風作畫,

還加入港式漫畫武俠技擊的武功招式打鬥,
如雷拳,電腿,金鍾臂,白骨爪等,
短篇的故事連載,精細的真實形畫功,
有別於當時主流的港式漫畫如《龍虎門》、《李小龍》等超長篇連載,
真實形畫風加港式漫畫技擊,成為當時的一個新品種,
很多讀者都開始留意和追看馬榮成的作品,包括我。





 
 
 
 
 
 
 

 
 
 
 
 
 
 
 
 
 
 
《風流》的成功,得到黃玉郎的賞識,

1982年,馬榮成加入當時由黃玉郎主理的玉郎集團,
在畫《中華英雄》前,他推出過一個短篇漫畫故事《金臂小子》。

《金臂小子》可以說是《風流》的續篇,
故事描述任生帶著聶少騰之子,隱姓埋名,
逃避殺手組織追殺的一個短篇單元漫畫作品。
《金臂小子》後,馬榮成便開始畫他的代表作《中華英雄》。

今次推出的《風流》數碼修復珍藏本,十分值得擁有,
因為當年的《風流》漫畫,
只推出過第一輯『少女』和第二輯『掌門人』的獨立本,
第三至第五輯的故事,只在當年的漫畫報紙青報連載過,
要集齊五輯故事的畫稿,是十分困難,
(鄺氏亦是得到讀者的鼎力相助,才可集齊五輯故事)

今次的數碼珍藏本共集齊了五輯故事,所以非常值得擁有。

不知馬榮成會否都買番本來回味呢!

對《風流》有興趣的朋友,快到漫畫店找找。

《風流》數碼修復珍藏本
馬榮成作品
鄺氏漫畫有限公司榮譽貢獻

2007年7月29日

《惡都大系》


「一個鋼筋與混凝土的夢,
財閥與貪婪者的天國,
資本主義的最高理想,
歡迎來臨《灣岸多國籍都市》— 東濱市,
或稱《惡都》。」

《惡都大系》serial 002 —《東濱街道故事集》,
是喬靖夫續《誤宮大》後的最新小說作品,
由3篇短篇故事 + 主力連載本格派警察小說組成,

同期推出的,
還有他的拍檔袁建滔的首部小說作品,
《惡都大系》serial 001 —《慈悲》,

有興趣的話,找來看看吧!

2007年7月21日

逛書展

今日下午,我竟然不怕迫走去逛書展,

天氣又熱又多人又迫,
行書展就好像農曆新年逛花市一樣,
到處都是人,每個攤位都要迫、迫、迫才可以迫進去,
加上會展擴建,要兜來兜去才可以從一個展館到另一個展館,

既然迫了入去,就絕不能空手而回,
買了奧田英朗的最新中譯本小說《最惡》,8折,
還有網友 Clockworktoy 介紹,
大崎善生的《鐵線蕨的憂鬱》和《相愛的記憶》,
兩部都係特價書,$10 和 $30 ,
和幫愛人買了她偶像龐寶林的《富足寶鑑》,7折,
總算有點收獲。

老實講,要睇書、揀書、買書,還是平常逛書店好,
因為在書展那擠滿人的攤位,
你跟本沒可能好好的去睇、去揀、去買,
加上天氣熱,特別辛苦。
還是平時輕輕鬆鬆舒舒服服逛書店時買好,
始終心情好,舒舒服服的逛,才會買到想買又稱心的書。

2007年7月6日

Live Earth 關注全球暖化馬拉松演唱會

看到音樂人嘉琳的專欄,得知 Live Earth這個演唱會,

馬拉松演唱會 Live Earth這星期六就舉行,
用音樂搞注意,關注全球暖化問題,
Live Earth 在英美澳南非日本中國各城市,
舉行一個接一個的馬拉松演唱會,

英美演出歌手樂隊有 James Blunt , Madonna,
Smashing Pumpkins ........,還有重組的 Police,

日本亦有重組的 YMO, Rip Siymn, Cocco.....

而在我們中國上海,就有 Eason, 黃耀明, 十二樂坊.....

嘉琳的專欄還說,志淙在 soho 奧卑利街某小店,
發起一個小 Live Earth 在奧卑利街,
一起看電視直播大 Live Earth ,Jam Jam 歌,關注關心一下。

有興趣,有時間的話,明日星期六奧卑利街見,
大家關注一下,吹一吹!

2007年6月29日

《ABARA》-- 貳瓶勉

速度快得無法以肉眼捕捉的白色異形怪物「白奇居子」,

吞噬大量人類後成功變形並要毀滅世界,
為了阻止「白奇居子」毀滅世界,
披著漆黑盔甲,超快速的最強 Dark Hero「黑奇居子」-- 驅動電次,
奮力對抗,誓要殲滅「白奇居子」。

黑白強烈對比的畫風,電影感的分鏡構圖,
是黑色科幻漫畫大師 -- 貳瓶勉 的漫畫作品《ABARA》。


漫畫家貳瓶勉的作品,風格獨特,

暴力 + 科幻 + 黑暗 ,
如果以音樂類型來作比喻,貳瓶勉的漫畫,
我想是歸於 Gothic、Dark wave 、Dark Folk 那種黑暗死亡派。

以往要看這類比較冷門漫畫的中文版,
通常都是看台灣版水貨。
難得現在香港的出版社如玉皇朝、天下等,
都一一開始出版香港中文版,正!

特別一提《ABARA》下冊附載的特別短篇《Digimortal》,
人物設定、畫風都令我想起電影異形 Alien 的設計師 H.R.Giger,
(相信貳瓶勉都有受到 H.R.Giger 那種黑暗畫風影響)
喜歡異形和 H.R.Giger 那種黑暗風格的朋友,相信都會喜歡貳瓶勉。

有興趣的朋友,快找來看看!

2007年6月19日

兩隻雀仔跌落水 - At Swim Two Birds

某日下午,到「動物園」(信和 Zoo Records )散步,


「動物園」正播著帶點優傷的慢板歌曲,
一把男音輕輕在低吟著,非常 moody,好好聽,好吸引。

問「動物園」管理員播的是什麼?

他說:「兩隻雀 跌落水!」


















At Swim Two Birds 由 Roger Quigley組成,

樂隊名字取自作家 Flann O'Brien 的同名小說。
剛推出的的新碟《Returning to the scene of the crime》,
風格依舊,慢慢的、淡淡的帶出點點哀愁傷感情懷,低調而感人。

Roger 的歌聲,有少少似 David Sylvian ,
如你喜歡 Secrets Of The Beehive 時期的 Sylvian,
相信亦會喜歡At Swims Two Birds。

有興趣的話,到「動物園」找管理員問問!

At Swim Two Birds - I'm in bed with your best friend

2007年6月10日

Carla Bruni - 夏日消暑極品

在炎熱下午裡,最佳的消暑方法之一,
莫過於躺在梳化,嘆冷氣,一邊啜冰涼的夏日特飲,
一邊聽 Carla Bruni。

Carla Bruni ,世界知名的超級名模,
曾是品牌 Guesss 的代言人和為 Dior 、Chanel、YSL 等多
個國際品牌行show 和拍廣告,是收入最高的20名模之一。

喜歡音樂的 Carla,03由超級名模變為創作歌手,
在法國推出首張個人大碟《Quelqu'un M'a Dit》,
即在法國大受歡迎和得到非常之好的成績。
不單有好的銷量 (銷量超過200萬張),還同時獲法國權威音樂
大獎 " Les Victories De La Musique "的最佳女歌手獎。

今年 Carla 推出她的第2張大碟《No Primises》,
一張全英語演唱的大碟。


   
 
 
 
 











新大碟《No Promises》裡, Carla 將 Dorothy Parker、
William Butler Yeats 等詩人的詩句,配上她創作的旋律,
編曲帶點Jazz、帶點Blues、帶點Rock n Roll ,
為我們帶來11首好優雅、好舒服、好溫馨、好浪漫(法式浪漫),
又帶點懶洋洋感覺的歌曲。

加上 Carla 有點沙的聲線,好迷人、好有型!

Carla Bruni - Those Dancing Days are Gone


夏天嘆冷氣,飲冰涼特飲,聽 Carla Bruni ,

真是賞心樂事,消暑妙品!正!
名模就是名模!令你上癮著迷!

如果你喜歡 Keren Ann ,我相信你都一定會喜歡人
靚聲「甜」的 Carla Bruni。

2007年5月30日

《Control》
























《Control》是一齣描述傳奇樂隊Joy Division 主音Ian Curtis的電影。

《Control》是根據Ian Curtis遺孀Deborah回憶為藍本所拍成的電影。
《Control》是Depeche Mode 的Martin Gore有份投資所拍電影。
《Control》是MV導演Anton Corbijn所拍的首部電影

《Control》是一齣黑白電影,
   因為導演說Joy Division的顏色只有黑和白。
《Control》是一部Joy Division / Ian Curtis迷期待的電影。
《Control》是一部不知會否機會在香港上映的電影。

2007年5月2日

睡靚D !

今天終於下定決心,掉了那張舊舊的床褥。

那張舊舊的床褥,睡了很多年,早就睡到凹凸不平,
一點都不舒服,每朝起床都有點腰痠背痛,其實一早就要掉,
只是自己懶,一直沒有下決心張它掉去。

今日放工,趁海馬做特價,
買了張新的床褥,並立即搬返屋企,
一面柔軟舒適,睡得舒服,甜美入夢。
一面硬度均衡,承托脊骨,不再腰痠背痛。

正!今晚可以睡個靚覺,發個靚夢!

2007年4月27日

經典的 debut album #2 - 《Dummy》

Trip Hop,曾幾何時,非常流行的一種音樂類型。

要講Trip Hop,不得不提 Portishead。

Geoff Barrow (Multi-instrumentalist )+ Beth Gibbons(Vocal) + Adrian Utley (Guitar)
組成的 Portishead 在1994年推出他們的第一張專輯《Dummy》。






 
 
 
 
 
 
 
 
 
冰冷、迷離、神秘、孤獨、絕望、蒼白就是 Portishead 的標記。


Portishead 的音樂就像一齣神秘電影。
Geoff 的音樂編排及音效取樣,營造出如電影配樂般的氣氛。
Adrian 冰冷又帶點 Jazz 味的結他,加上 Beth 那絕望無助,孤獨蒼白的歌聲。
讓聽者像進入了冰冷絕望的神秘迷離境界裡 Tripping 一樣。

Sour Times - Portishead


Glory Box (live @ Glastonbury 98 ) - Portishead
 


Portishead 獨特的風格,令其首張大碟《Dummy》在歐美兩地都取得好好的成績。

《Dummy》絕對是一張經典的 Debut album。

三年後 (1997),推出的第二張大碟《Portishead》,同樣是水準之作。
Portishead 再一次帶來令人難以抵擋的 Portishead 招牌聲音,
再次引領聽者進入另一個冰冷絕望的神秘迷離境界裡 Tripping。

聽說今年 (2007),他們會推出第三張大碟,100% 的絕對期待!

2007年4月13日

立體迷宮偵探活劇 — 《誤宮大廈》
























誤宮大廈》— 立體迷宮偵探活劇,

是作品以擅長令人不安見稱,偶爾填詞幫補家計,
外號「香港第一遲筆」、「喬年鑑」,臭名昭著、
幾乎給讀者追殺的「最壞作家」喬靖夫的最新小說作品。

不是《殺禪》的暴力美學,權力欲望鬥爭,
也不是《吸血鬼獵人日誌》的宿命戰鬥,惡魔斬殺,
是如印在小說封面的字句所說,今次是“立體迷宮偵探活劇”。

喬靖夫用文字引領我們進入「吳公大廈」,
深入這個迷宮般的舊建築群,尋找答案、真相。

「影像系」偵探谷明智 + 「吳公大廈」建築群 + 立體空間迷宮
+ 「五鬼搬運魔法」+ 畫畫少女阿采 + 極度重犯馬雨林 + 各種荒謬險境
+ 瘋狂追獵 + ..............

新故事,新的小說size,新的開始,加上利志達所畫的封面,
追開喬靖夫的書迷,相信不用我大力推介,
新朋友如有興趣,快找本看看!

《誤宮大廈》- 喬靖夫
鐵道館出版

2007年3月25日

經典的debut album - 《The Stone Roses》

要成名的確不易。

有些音樂人/樂隊在樂壇打滾多年,浮浮沉沉,仍是半紅不黑,只是一撮人的My Favorites,談不上大紅大紫。有些就一碟成名,一鳴驚人,一帆風順,名成利就,從始稱霸樂壇。亦在些不知何故,或許是時來運到,時勢造英雄,天時、人和令他們紅起來。(這些大多是One Hit Wonder )

能夠一碟成名固然好,不能夠的話,唯有繼續努力造好音樂。要知當一撮人的 My Favorites 其實亦不易。



 
 
 
 
 
 
 
 
1989年,樂隊The Stone Roses在Silvertone Record旗下發表了他們的第一張大碟《The Stone Roses》。Ian Brown漫不經心的唱腔,John Squire凌厲的結他,Mani跳動的bass配合Reni動感非常感擊鼓,為我們帶來11首精彩非常作品,一張絕對經典的Debut Album。


碟內11首作品,每首都是上佳之作,水準之高,可以說每首歌都可以是single之選。大碟更似是The Stone Roses的Greatest Hits 精選碟多過是一張debut album。

大碟取得成功,同時亦被當年的音樂雜誌大力追捧,令The Stone Roses紅起來,成為一股樂壇新勢力,並帶起當時興起的Indie-dance 迷幻舞曲熱潮。他們不單衝擊樂壇,那些冬菇頭髮型、漁夫帽,身鬆T恤Baggy style更成為當時英倫年輕人的時尚風格。




大碟成功令樂隊得到大唱片公司賞識,成為招攬對象,但同時亦為樂隊帶來衝擊。為轉會到大唱片公司,樂隊與Silvertone Record展開長達數年的官司。在打官司期間,樂隊沒有新歌發表,沒有新碟推出,完全沉寂下來,熱潮好像一下子冷卻下來。

至1994年,離第1張大碟5年後,樂隊在Geffen Records推出他們的第2張大碟《Second Coming》。萬眾期待的第2張大碟,沒有令樂隊更上一層樓,反而令樂隊步向解散的結局。

平心而論,《Second Coming》同樣是一張非常精彩的大碟。Ian Brown的歌聲依然動聽,John Squire的一手結他依舊厲害非常,Mani 的bass 和Reni的鼓配合得天衣無縫 。歌曲如Love Spreads,Ten Storey Love Song,Tightrope等絕對精彩,可惜卻未能為The Stone Roses帶來另一個高峰。加上John Squire的過分主導,令到其他成員不滿。終於在1995年3月,Reni決定離去,樂隊最終亦解散。

一面寫這篇文章,一面聽著The Stone Roses這張經典的debut album《The Stone Roses》。在18年後今天聽番,依然咁正,咁好聽。完全沒有過時,沒有舊的感覺,絕對稱得上為經典。

今天有很多樂隊重組回歸再戰樂壇,不知幾時輪到The Stone Roses呢?


The Stone Roses《The Stone Roses》released in 1989 Silvertone Records
2003年被NME選為No.1 greatest album of all time,
2006年被NME選為No.1 British album of all time
(力壓 The Smiths 的《The Queen is Dead》
  和Oasis的《Definitely Maybe》)
2006年2月被雜誌Q選為No.6 greatest album ever
2006年8月被雜誌Q選為No.5 best record of 80s。

2007年2月25日

遲來的情歌

看到網友Ming的一篇文章「情歌」推介,

我絕對認同他的說法,
這幾年所謂的情歌集,
選曲方面,來來去去都是那堆歌,
點好聽但聽得多都悶啦,
真係好x悶啊!

其實好聽的情歌有好多,
只不過唱片公司沒有用心去揀,
只顧搵銀,翻炒又翻炒又翻炒,
A歌集和B歌集的歌曲,95%都是一樣,新意欠奉。

喂,搵錢都要比D新意/驚喜給消費者!

好聽的情歌真的有好多,
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首我的心水選擇,


Lovesong - the cure

Whenever I'm alone with you,
you make me feel
Like I am home again
Whenever I'm alone with you,
you make me feel like I am whole again

Whenever I'm alone with you,
you make me feel
Like I am young again
Whenever I'm alone with you,
you make me feel like I am fun again

However far away,
I will always love you,
However long I stay,
I will always love you,
Whatever words I say,
I will always love you,
I will always love you

Whenever I'm alone with you,
You make me feel like I am free again,
Whenever I'm alone with you,
You make me feel like I am clean again

However far away,
I will always love you,
However long I stay,
I will always love you,
Whatever words I say,
I will always love you,
I will always love you

2007年1月17日

漫談 - 丸尾末廣
















看到網友 Andrew 的文章《Midori 丸尾末廣的地下幻燈劇場Soundtrack》,

勾起了我少年時迷丸尾末廣的回憶。

少年時的我,聽歌要聽「另類」,睇漫畫都要睇「另類」,
歌我聽「死亡低調」、Indie、Gothic、Rock...,
漫畫我睇丸尾末廣、花輪和一、大越孝太郎....,
因為這樣先夠特別、夠另類、夠與別不同、夠型、夠Cult ....
(少年時的我是這樣想的 )

最初睇丸尾末廣的漫畫,的確是因為他夠「另類」,
第一次看他的漫畫(日文版),被那些怪異、血腥、變態、暴力、
色情的圖畫嚇呆了,非常震撼!

再看就被他的怪旦故事情節和懷舊畫風吸引,覺得他很特別,好Cult,
跟自己常看一般的大路漫畫不同,的確「另類」。
加上當時的一眾另類漫畫迷大力吹捧,漸漸就迷上了這位SM君。
( 丸尾末廣的英文名字為 Suemiro Maruo 簡稱 SM )


























那時候,時常跑到大丸和SOGO的旭屋書店搵書,

看看有沒有丸尾末廣、花輪和一、大越孝太郎等人的新書。
( 特別留意一眾青林堂出版的漫畫 )
有時亦跑到中環的《曼陀羅》買另類漫畫月刊《ガロ》來睇。

現在的我,人大了,不再像少年時那樣「另類」、「特別」、「與別不同」,

人成長了,想法和口味都轉變了,
現在聽歌,沒有特別的規限,只要是好歌,我都會聽。
睇漫畫亦沒有分另類和大路,只要好睇、故事題材吸引、畫靚,我都會睇。

那「另類」的少年時光,讓我接觸到很多好特別的東西,
好好聽的歌,好好睇又好特別的漫畫,
令我眼界大開,發現無限可能,練成一顆懂得去接受新事物的心,
現在的我,人都豁達D啊!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